fānglǐng

方领


拼音fāng lǐng
注音ㄈㄤ ㄌ一ㄥˇ

繁体方領

方领

词语解释

方领[ fāng lǐng ]

⒈  方形衣领。

⒉  因以指儒者或儒者之服。

引证解释

⒈  方形衣领。

《礼记·深衣》“曲袷如矩以应方” 汉 郑玄 注:“袷,交颈也。古者方领,如今小儿衣领。”
夏炘 《学礼管释·释深衣对襟》:“深衣之领为四角,每角二寸,四角共八寸……四角成矩形,故曰方领。”
《后汉书·马援传》:“勃 衣方领,能矩步。”
李贤 注引《前书音义》:“颈下施衿领正方,学者之服也。”

⒉  因以指儒者或儒者之服。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将使圆冠方领,再行 邹 鲁 之风。”
裘廷梁 《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文言之害,靡独商受之,农受之,工受之,童子受之,今之服方领、习矩步者皆受之矣。”

分字解释


※ "方领"的意思解释、方领是什么意思由阿吉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 判断情报是一项冒险的工作。从事这项工作必须具备主要通过受教育而得到的渊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有关情报工作程序方面的知识;洞察敌方领导人考虑问题的方法和他们个性的能力以及从实践中得到的智慧和成熟的判断力。

2.13日,日本外相麻生太郎针对日俄间的北方领土问题,提出将北方四岛的面积进行二等分,以等分线作为日俄边境。

3.专门为企业客户架设营销桥梁,助企业客户在千变万化的大中华及国际市场开拓属于自己的一方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