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ǎ

不假


拼音bù jiǎ
注音ㄅㄨˋ ㄐ一ㄚˇ

不假

词语解释

不假[ bù jiǎ ]

⒈  不借用。不需要;不凭借。确实;真的。

引证解释

⒈  不借用。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仲尼 不假盖於 子夏,护其短也。”
隋 王通 《中说·王道》:“子之家六经毕备,朝服祭器不假。”
阮逸 注:“不假借。”

⒉  不需要;不凭藉。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三十八:“是以王鮪登俎,不假吞波之鱼;兰膏停室,不思衔烛之龙。”
宋 司马光 《伏蒙留守相公赐示陪太师》诗:“相国火城光满路,夜归不假玉蟾圆。”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崖盐》:“其巖穴自生盐,色如红土。恣人刮取,不假煎炼。”
鲁迅 《华盖集·补白一》:“但不以实力为根本的民气,结果也只能以固有而不假外求的天灵盖自豪,也就是以自暴自弃当作得胜。”

⒊  确实;真的。

国语辞典

不假[ bù jiǎ ]

⒈  不须借助。

《文选·曹丕·典论论文》:「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其短也。」

⒉  不需要。

《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

分字解释


※ "不假"的意思解释、不假是什么意思由阿吉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俗话用"一水没洗"形容衣服挺括簇新,在这里一点不假.

2.他的心算能力很好,一看题便能不假思索地说出正确的答案。

3.如果能忘掉时间、不自我定位、不假思索、把许多定义和概念抛开的话,应该会幸福很多。张佳玮

4.老王说话总是不假思索,因此得罪了许多人。

5.比方说,他问我最喜欢的珠宝的那次,我红着脸不假思索地说出了黄水晶。

6.老师是园丁,老师是母亲,这话一点也不假,陈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对学生既象园丁又像母亲的人,她给我的小学生活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记忆。

7.一旦你过了见习期及住院实习期,你就容易不假思索地作出一些诊断,而不仔细考虑所有的可能性。

8.孩子是有天然的选择标准,这个标准是不假思索的。

9.小张不假思索的说:"这件事已经谈了很多次了,如果没什么意见就这么办吧!"。

10.她不假思索,提起笔来一挥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