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


拼音zì lì
注音ㄗˋ ㄌ一ˋ
词性动词


自立

词语解释

自立[ zì lì ]

⒈  不须他人扶助,自己独立。

躬耕垄亩,勤苦自立。——《宋史》
足以自立。——[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depend on oneself; stand on one’s own feet; support oneself;

引证解释

⒈  依靠自力有所建树。

《礼记·儒行》:“力行以待取,其自立有如此者。”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无餘 传世十餘,末君微劣,不能自立,转从众庶为编户之民, 禹 祀断絶十有餘岁。”
《后汉书·袁绍传》:“绍 客 逄纪 谓 绍 曰:‘夫举大事,非据一州,无以自立。’”

⒉  独立。

孙中山 《社会革命谈》:“当 美利坚 离 英 自立,岂不於政治上踌躇满志?”

⒊  能自持自守,不为外力所动。

《汉书·张耳陈馀传》:“上贤 高 能自立然诺,使 泄公 赦之。”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
宋 曾巩 《监察御史制》:“尔好古知方,强於自立,刺察之任,往其钦哉!”

⒋  靠自己独立生活。

《宋书·沉庆之传》:“荒扰之后,乡邑流散, 庆之 躬耕垄亩,勤苦自立。”
《梁书·萧颖达传》:“颖孚 不能自立,以其兵由 建安 復奔 长沙。”
宋 司马光 《祭庞颖公文》:“孤苦惷愚,不能自立,长号四望,谁復顾哀,惟公眷怜,过於平日。”

⒌  自称为王或自即王位。

《左传·成公十三年》:“负芻 杀其太子而自立也,诸侯乃请讨之。”
《史记·项羽本纪》:“韩信 因自立为 齐王。”
前蜀 杜光庭 《虬髯客传》:“适南蛮入奏曰:‘有海船千艘,甲兵十万,入 扶餘国,杀其主自立。’”

国语辞典

自立[ zì lì ]

⒈  自己册立。

《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炀帝弑了父亲,淫了父妾,自立为帝,荒淫无度。」
《三国演义·第一三回》:「李傕不奉诏,欲弑君自立。」

⒉  以自己的力量立身于世。

《文明小史·第三九回》:「他既然读书,晓得了道理,自己可以自立,那个敢欺负他?」

依赖 仰给

英语independent, self-reliant, self-sustaining, to stand on one's own feet, to support oneself

德语selbstständig (Adj)​

法语indépendant

分字解释


※ "自立"的意思解释、自立是什么意思由阿吉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苟能发奋自立,负薪牧冢皆可读书;不能发愤自立,即清静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曾国藩

2.人是独居动物,一个人诞生,一个人思考,一个人死去,说什么一个人就无法生存之类的,如果这样的话那我不做人也行,我做条狗也可以,至少比不得不依附于别人的人要自立得多的多。中岛哲也

3.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习自立,铲除埋伏各处的障碍,在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

4.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少自强自立的精神;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遇难而退或甘愿平庸、贫穷而导致持久贫穷。意志上对贫穷的妥协,会导致行为上对改变贫穷的放弃,最终会让贫穷伴随一生。

5., 你不要总是埋怨自己“生不逢辰”,而要自强自立出人头地。

6.七一红旗鲜艳,镰刀斧头灿灿;胜利来之不易,珍惜美好今天。勇于开拓进取,强大中国屹立;自强自立不息,伟大的党我们爱你。

7.一百十六、感谢生活创造的磨难,让我学会了坚韧不拔;感谢生活创造的耻笑;让我学会了自尊自立;感谢生活创造的失败,让我学会了勇敢坚强;这一切,当你坦然乐观的去接受它时,未来是你创造成。

8.人格需“贵我”:自立以树人之尊严,自信以扬人之精神,自学以长人之才华,自爱以见人之崇高,自励以磨人之意志,自警以示人之理智,自强以显人之个性,自谋以图人只发展,自奋以成*之大业。

9.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0.尊严,就是一种高尚的人格,是一种价值观,一种自强、自立、奋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