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í

博识


拼音bó shí
注音ㄅㄛˊ ㄕˊ

繁体博識


博识

词语解释

博识[ bó shí ]

⒈  学识渊博,见多识广。

knowledgeable;

引证解释

⒈  学识广博。

《子华子·晏子》:“昔先大夫 随武子 之在位也,明睿以博识, 晋国 之雋老也。”
《南史·裴松之传》:“时人服其博识。”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海上渔人得一鐸,击之声如霹靂,问博识者云, 始皇 驱山鐸也。”
鲁迅 《野草·雪》:“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

⒉  指学识渊博的人。

宋 岳珂 《愧郯录·先庙后郊》:“折衷古今,以俟博识。”

⒊  通晓。

鲁迅 《而已集·谈所谓“大内档案”》:“胡先生 原是南菁书院的高材生,不但深研旧学,并且博识前朝掌故的。”

⒋  增广见识。

鲁迅 《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在赏玩者却只以为世间有这一类人物,聊资博识,或满足好奇心而已。”

国语辞典

博识[ bó shì ]

⒈  见闻广博,学识丰富。

如:「像先生这么博识的学者,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分字解释


※ "博识"的意思解释、博识是什么意思由阿吉诗词网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幽默平实,藏着深蕴哲理,此中意味正如身着旧T恤的打趣者本人,博识却儒厚,令人不禁对给予他无数启发的峨眉灵山充满好奇。

2.听说你最近一直泡在图书馆,怎么想做个博识的学者啊。

3.是的,陛下,多亏殿下慧眼博识,臣才知那李煜毫无诚意,后得知他想在我军退三十里后趁机逃脱,所以臣将城池团团包围,迫使李煜出城受降。

4.老人家说的是,在下也是十分喜欢江湖八卦,老人家博识广略,实为前辈,恕在下冒昧,敢问老人家可是官家人?

5.究其根本,成为贤者的最重要条件是博识、睿智、精深而不古板,而这些恰恰是神职人员所缺乏的。

6.踏过一片海,用博识的学问激起片片微澜;采过一丛花,正在聪慧的碰碰外送来缕缕清喷鼻;无过一个梦,决定从那里启程。

7.胖子说很正常,因为这个很古老也很稀少,就是老一辈的博识的老教授也很少有人知道,现在知道的大多都年近古稀,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干地下工作的。

8.中国人缔造了世界上并世无双的最为博识、持续的文明。

9.散文和小说,它们共同的特点是玉想琼思,宏观博识,妙喻珠联,警句泉涌,谐谑天生,涉笔成趣。

10.但是身为广闻博识的法师,如果不能和异位面有所交流,这个法师就不合格。